西門町夢想之家青年中心負責人~廖文華(31歲,台北)- 獲「圓夢起步金」110萬元,及「圓夢學堂」獎項~我深信,唯有改變青年,才能改變未來! 設立青年中心:用愛心、關心緊緊拉著青少年的手,脫離街頭、迎向希望。 夢想源起:擁有法學碩士學位的廖文華,求學時便開始擔任訴訟法務助理,親眼目睹許多青少年誤入歧途的真實案例,他深刻體認到「法律只是後面的階段,無法從源頭解決問題」,於是開始思索「教育」與「品格」的影響力,他相信青少年如果有正確的態度、品格,就能夠在家庭、在學校、在未來活出卓越成功的生命。2006年廖文華號召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及大學生,成立「夢想之家青年中心」,將中心設立在台北市青少年最喜愛的聚會場地-西門町。廖文華以一間20坪不到、善心人士免費提供的老舊公寓做為教室,憑著多年與青少年相處的經驗,他深知單純的課業輔導是無法吸引青少年上門的,因此除了課輔班,他還開設街舞班,每週末除了安排台大學生前來協助輔導青少年的課業外,也有舞蹈老師義務教導他們最愛的街舞,宣洩他們無窮盡的青春活力。所有的班級都只收取極低廉的場地費,並給予清寒與弱勢家庭完全免費的補助,廖文華與孩子們的唯一的條件是,所有的學生都要留下來參加一個小時的品格教育課程,廖文華與「夢想之家青年中心」義工們希望藉由品格教育拉回社會邊緣的孩子。他強調「透過給予,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並不缺乏」也希望藉由這樣的回饋,讓青年中心的孩子們能透過分享,成為一個真正富有且快樂的人! 夢想計畫:屆滿兩歲的「夢想之家青年中心」有了初步的成果,在接觸的中輟生、幫派少年等都踏回正途後,廖文華帶領一路並肩作戰的團隊成員們於2008年5月創辦了「中華民國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希望能為更多的青少年打造一個全人發展且空間充裕的生活中心。 得獎後未來一年如何實踐:獲得「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的110萬圓夢起步金後,廖文華除了計畫在大台北地區為青少年打造一個全人發展且空間充裕的生活中心之外,更將融合圓夢學堂創新管理課程的精華,複製「中華民國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的西門町經驗協助其他縣市、地區也成立相同功能的青年中心。廖文華說:「我相信所有團隊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用真心引領更多年輕人改變青少年。」 「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43歲,台北) - 獲「圓夢起步金」112萬元~我從來沒有想到,扮演一個小丑,會是這麼奇妙的事情!上山下海說故事──把故事快樂的種子送到孩子心中:走遍台灣兒童病房為小朋友說故事,為這一代的孩子留住這一代的故事。 夢想源起: 20多年前,趙自強開始躲在濃濃小丑裝的背後,使出渾身解術博得小朋友們的笑容,要把快樂、愛與希望帶給病床上的小朋友們。「為孩子們說故事,把快樂帶到病床邊」的心願就像顆種子,早已深埋在他心中,發芽、茁壯。看著蒼白而且虛弱的小小臉龐帶著渴望的眼神,趙自強發現病童們需要的不只是醫療和藥品,他們需要快樂、笑容更需要希望與勇氣,而好的故事與表演,幫助了孩子們在所有連大人都害怕的醫療過程當中,看到生命一線希望。2000年,趙自強集結台灣優秀的製作與創作人才創立「如果兒童劇團」。近三年內,他開始積極訓練劇團中的說故事達人,「這是一個龐大的夢工廠,不只我一個人作夢,還有許多人跟我一同作夢,要為小朋友製造更多的夢!」希望有天能將好故事送到需要激勵的地方。 夢想計畫:2006年,趙自強首度報名「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希望藉由獎金的資助,讓這群故事達人們能為更多「病床邊」的小朋友說故事但礙於競爭激烈而失之交臂。2007年他再年再度報名,卻仍再與資助獎金擦身而過,今年他仍繼續堅持,終於獲得第五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中「圓夢起步金」的資助。 得獎後未來一年如何實踐:獲得「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的112萬圓夢起步金後,趙自強計畫用一年的時間,透過這群訓練有素的故事達人,到全台有兒童病房的醫院、偏遠鄉鎮甚至是災區進行巡迴義演,並進行影音記錄,未來希望透過網路或尋求與電信業者合作,發行光碟,為這一代孩子留下屬於他們的故事,並散播這些故事到更多需要的角落;同時趙自強也計畫教長期住院的小朋友說故事,也讓他們說故事給其他病童聽,讓他們在枯燥無聊的住院生活中找到樂趣,忘卻孤單與恐懼。 台北市市民管樂團團長~蘇世文(60歲,台北) - 獲「圓夢起步金」112萬元~收容人每一次欲罷不能、渴望音樂的眼神,就是鼓勵我繼續往前的動力!北所音樂班-更生希望工程:帶領台北市市民管樂團深入台北看守所,透過音樂穩定收容人的情緒、重建自信,並激勵收容人正向奮發之心,淨化社會暴戾之氣。 夢想源起:年近耳順的蘇世文自求學時接觸到銅管樂器「小號」後,便對音樂產生莫大的興趣,並投身學校樂隊一直到大學畢業,之後因為家庭及事業,他暫時放下對音樂的熱愛,但卻無法抑止深埋在心中的音樂種子茁壯。2000年,蘇世文重拾樂器並活躍於各大樂團,同年也與台北市的愛樂同好自發性立成立「台北市市民管樂團」,為國內少見全憑團員熱誠投入及票房維持,且具有制度及規模的大型管樂團。樂團成立至今投入多項公益活動,並成功輔導天母聖道兒童之家半數以上的院童學習樂器。2006年,他更與法務部及台灣更生保護協會合作,定期於重要節慶前夕,深入北區五大監所舉辦音樂會,贏得收容人的熱烈迴響與共鳴。 夢想計畫:多次至台北監所舉辦音樂會的經驗,讓蘇世文及團員們發現監所同學對音樂的喜愛遠超過他們的想像。看到這樣的情形,所長及輔導科老師們便向蘇世文表明希望樂團能夠進駐北區五大監所輔導監所同學們學習樂器,除了可推廣音樂治療,促進個人身心健康之外,也企盼能夠進一步穩定收容人情緒,啟發悔改向上的心念,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但礙於購置樂器金額龐大,所方無法負荷,以致計畫始終擱置,但這也給了蘇世文一個圓夢的契機! 得獎後未來一年如何實踐:獲得「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圓夢起步金112萬元後,蘇世文將與北區五大監所合作,進行為期44週、374小時的音樂教育與樂器訓練,他稱此更生希望工程為「完全樂團培訓計畫」,他將安排19名收容人學習9項樂器,每週8次,並挑選收押期間表現良好,具有音樂基礎的收容人繼續音樂之路,未來還計畫邀收容人在2009年耶誕節舉辦成果發表音樂會,演奏經典動人的耶誕樂曲,呈現收容人經過音樂感化後的全新面貌,並帶給大眾溫暖及希望! 圓夢學堂得主 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理事~胡忠銘(29歲,台北)~克服這麼多的挑戰之後,我的歷練相信能幫助病友過一個理想的生活~建立全方位的血友病病友團體,幫助成年病友順利求職,並給予充分的治療資訊。 胡忠銘從小飽受遺傳性血友病所苦,自從小時候的某次膝關節內出血後,他已經二十幾年沒有跑跳過了,「無論是多麼想早點到達的地方,我只能keep “walking”」堅毅的性格從不曾因身體的限制而讓步,大學畢業後,胡忠銘持續投入生物資訊相關研究,希望為台灣血友病友探究出更先進的治療資訊。 獲得「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圓夢學堂獎項後,胡忠銘除了希望可以學習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也期許自己能帶回更多更完善的病友團體服務經驗,之後再赴美繼續深造並參與美國血友病基金會的志工實習。期待回國後幫助血友病協會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病友團體,一方面協助成年病友順利求職,另一方面也提供病友充分且先進的治療資訊。即使是需要遠渡重洋,胡忠銘仍將帶著一份圓夢的初衷,keep walking! 西門町夢想之家青年中心負責人~廖文華(31歲,台北)~我深信,唯有改變青年,才能改變未來!~ 獲得「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的110萬圓夢起步金後,廖文華除了計畫在大台北地區為青少年打造一個全人發展且空間充裕的生活中心之外,更將融合圓夢學堂創新管理課程的精華,複製其成功的西門町經驗協助其他地區滿足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需求,提供一個真正讓他們流連忘返的「西門町」。 台灣狗醫生協會的犬類行為訓練師、義務動物保護員~廖基成(24歲,彰化) ~只有不斷的努力和推廣,流浪狗的問題才能解決~致力推廣寵物訓練計畫,讓家犬成為生活良伴,減少被棄養成為流浪狗的機會。 與寵物相處,讓廖基成走向另一條人生道路。因為家裡的狗不夠聽話,曾經讓廖基成一度想棄養,「是不是所有的飼主都曾經有過同樣的念頭呢?」「如果寵物犬能乖巧聽話,或許台灣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流浪狗了。」負面的意圖啟發了積極的犬類訓練之夢,也轉變了廖基成的人生志向。 台灣一年要撲殺約12萬隻的流浪狗;但流浪狗的數量並不曾因為政府的撲殺而減少,反而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廖基成希望透過「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圓夢學堂的創業管理課程,為他所提出的「狗狗好公民」計畫注入更多創新的元素,同時導入國外對流浪動物及「治療犬」的訓練與服務計畫,改善現有台灣流浪狗的問題,將狗醫生的服務理念推廣至全台各地。 倫敦大學中央演講戲劇學院音樂劇研究所學生~蔡柏璋(26歲,台南)~我不甘心表演藝術只是吃不飽也餓不死,我想尋找管理與藝術環境之間的最大相容性~透過創新劇場經營的學習與思維,打造健康的表演工作環境,提升表演藝術的地位與願景。 就讀台灣大學戲劇系的蔡柏璋,大學時期曾赴美擔任交換學生一年,回國後他開始將美國大學生熱愛戲劇,積極投入戲劇的氣氛帶進校園。畢業後,蔡柏璋經常受邀參與國內知名劇團的演出,擔任編劇、導演和演員,但國內劇場艱困的環境,促使他希望設法全面提升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讓表演藝術者不再只依靠夢想與熱情支撐。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圓夢學堂獎項後,蔡柏璋希望藉由研習創業管理課程,刺激他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思維,積極發掘並設法改進當前環境的缺失,同時運用所學成立演員、編劇或設計人員等工會,保障劇場人生活權益,提供一個更健全的環境,供表演藝術工作者專心創作,讓更多台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在世界劇場中發光發熱;希望在他努力於改善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現有經營模式的狀態之下,為台灣增添更多像「明華園」或「雲門舞集」般揚名國際的表演藝術團體。 GOEN HOUSE創辦人、電子業國外業務部組長~劉翔頎(27歲,基隆)~施比受更有福 ~ 創立行動教室推廣外語學習活動及國際文化交流為主的社會企業,並培育外語志工回饋社會。 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的劉翔頎,她最大的興趣正是教授英、日文及參加志工服務以學習新事物,求學時期便積極投入各項志工服務活動的她,她常想的是如何幫助更多的人。 獲得第五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圓夢學堂獎項後,劉翔頎希望藉由研習創業管理課程,針對台灣未來的外語志工及專長交換等學習機制量身制訂出最合適的經營管理模式。劉翔頎說:「生命的豐富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上」她期盼透過一個全新的社會企業-「GOEN HOUSE」,讓台灣民眾在協助接待國際友人的過程中無壓力自然的學習外語,也為具備專業語文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