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酒屬於米糧類的製作方法,發酵過程可分為全固態發酵、半固態發酵以及全液態發酵。若以菌種區分,也有適用於熟米以及生米發酵的菌種。我使用熟米、半固態發酵的方法來釀高梁酒,以下為釀造的過程:
0. 選高梁米:
目前市面上的高梁分為兩種:紅高梁與白高梁(去殼高梁),大部分為進口,台灣生產的量極少,市面上不常見。高梁在專賣五穀雜糧的店有售,通常白高梁米粒較大,價格也比紅高梁貴。選擇新鮮的高梁米為宜,舊米容易有霉味;紅白高梁皆可,雖然高梁的殼無法發酵,但可為酒增加風味。
1. 洗米 / 浸米
將高梁米洗淨,泡熱水數小時。除非用的是去殼的白高梁,否則泡冷水的效果不好。高梁的殼會擋住水分,泡上一天也不太有吸水的感覺。


2. 蒸煮
使用蒸籠或壓力鍋蒸煮,若是紅高梁,務必煮到外殼破裂,露出一半以上的米來才行,否則會影響到接麴的效果。

3. 攤涼
在盤子上攤開放涼,溫度降到 40°C 以下即可開始接麴。

4. 接麴
胡椒罐是很好用的撒粉工具,將高梁專用的麴菌均衡地撒在米粒上。
5. 拌麴
用手或鍋鏟將麴菌拌勻,愈均勻愈好,注意手或鍋鏟要保持清潔,否則易感染雜菌。
6. 培麴
使用乾淨的布用開水沾濕,稍用手擰到不會滴水的程度,蓋在拌好的高梁米上。溫度決定培麴的速度,溫度愈高,速度愈快,但溫度不可超過 40°C 或低於 15°C,否則麴菌生長會受影響。
7.固態發酵
麴菌開始生長,高梁米上漸漸生出白色的細毛,約第二天左右目視即可見剛長出來的白色菌絲。當麴菌長滿米粒的時候,即可加水。


8.加水行液態發酵
將高梁米放進缸裡,加約生高梁重量的 2 倍的水,開始液態發酵。加水後的第 2~3 天會開始劇烈發酵。宜使用單向透氣裝置,避免缸內壓力過大造成爆裂。

9. 停止發酵
當單向透氣裝置不再有二氧化碳排出,高梁米全部沈到液面下時,即到達發酵的終點,此時就可進行蒸餾的動作。

10. 蒸餾
將發酵醪倒進蒸餾器中,大火加熱至約 80~85°C 左右開始出酒,轉中、小火續蒸避免浪費瓦斯,鍋底也比較不會燒焦。甲醇的沸點約為 65°C,最先被蒸出來的會是甲醇,通常我會將最開始的酒頭倒掉。是否分段收酒視個人的習慣。當溫度愈高,蒸出來的雜醇油愈多,酸味愈明顯,酒精濃度也愈低。通常我會收集到酒精濃度降至 30% 時暫停,換個容器繼續,到 20% 時停止收集。
累積後段收集的酒,當積到一定的量時,進行二次蒸餾。我通常只蒸到約 95°C,濃度約 40% 時即停止,儘量避免收到過多雜醇油。

11. 甕陳
陶甕是公認熟成中式白酒最好的容器,唯必須注意失酒的問題。通常新酒的氣味聞起來不是很好,放在甕中過一段時間後,會有大幅度的轉變。若儲存的時間超過數年以上,建議轉至瓷瓶,失酒的問題會比較不嚴重,唯熟成的速度也會較慢。

|